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2994章 北疆的旅游业
第(1/3)页
第2777章 北疆的旅游业
叶雨季做事儿向来是雷厉风行的,计划的实施肯定要从基础设施开始,特别是风景区的民族元素。
于是,叶雨季一声令下,整个北疆都动了起来,各种设计草图雪片一般的飞了过来。
而那些没有被规划进去的地方,领导们也急眼了,谁都清楚旅游意味着什么?
大批量的游客涌入,自然会带来一些麻烦,但更多的却是收入。
不仅是景区门票,那些衣食住行才是大头。
不过叶雨季很坚决的制止了一些地方没有景点准备硬造的报告。
后世千篇一律的古镇就是教训,任何成名的景点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色,这个还真不是造出来的。
特别是那些历史名人,动不动整出好几个故乡来,真的会让人啼笑皆非。
对于这些事情,那天开会叶雨泽已经特意嘱咐了,而叶雨季的学识和见识,都不需要提醒,也知道这些事情绝对不能干。
这些事情阿依江和刘军垦都没有插手,那天开会说的很清楚了,兵团这边协助,不会参与,因为整个计划都是为地方牟利的。
叶雨季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,望着北疆广袤的大地,手中紧攥着一份份旅游开发方案。
窗外的风裹挟着沙土,拍打着玻璃,仿佛也在诉说着这场文旅振兴计划实施的艰难。
在叶雨季的严格把控下,那些真正具有民族元素和历史底蕴的景区规划开始稳步推进。
工人们穿梭在古老的村落间,小心翼翼地修缮着具有特色的民居,将传统工艺融入到每一处细节。
设计师们深入民间,与当地的老人交流,挖掘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,力求让每一个景点都能讲述北疆独特的历史与文化。
任何景点都需要文化作为背景,所以文化才是支撑起景点的重要元素之一。
这就需要那些术有专攻的人去营造了,而且丝毫马虎不得。
然而,计划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。
随着旅游开发的热潮在北疆各地蔓延,那些没有被规划进去的地方,躁动不安的情绪愈发浓烈。
一些地方领导急于求成,看到周边地区因旅游开发有望获得巨大收益,便按捺不住想要分一杯羹。
在阿勒泰的一个小镇,镇长王强召集了镇上的干部们,神色焦急地说:
“咱们不能就这么干等着,周边的县都在搞旅游开发,眼看着钱都被别人赚走了,咱们也得想办法。”
“可是咱们镇确实没什么特别的景点啊。”
一位年轻干部犹豫着说道。王强一拍桌子:
“没有景点就造!只要能把游客吸引过来,怎么都行!”
于是,在王强的主导下,一个所谓的“西域风情古镇”项目迅速上马。
他们找来施工队,按照网上千篇一律的古镇样式,搭建起仿古的楼阁,还从外地购买了一些廉价的仿制品,当作所谓的“历史文物”展示。
与此同时,伊犁的一个村子也不甘示弱。
村支书李建国召集村民开会,提出要打造“名人故里”。
“听说历史上有个诗人来过咱们这儿,咱们就把这儿宣传成他的故乡,肯定能吸引游客。”
李建国兴致勃勃地说道。村民们虽然觉得有些不妥,但一想到能靠旅游赚钱,也都纷纷响应。
很快,一座“诗人故居”拔地而起,里面陈列着一些毫无根据的“文物”和“史料”。
这些情况很快就传到了叶雨季的耳朵里。她眉头紧锁,立即召开紧急会议。
各地的负责人纷纷赶到会场,会议室里气氛凝重。
叶雨季扫视了一圈众人,语气严肃地说:
“我知道大家都想发展经济,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但是旅游开发绝不能急功近利,更不能弄虚作假!”
她拿起一份文件,重重地拍在桌子上,“阿勒泰的那个‘西域风情古镇’,完全是照搬照抄,没有一点北疆特色。
伊犁的‘名人故里’,更是无稽之谈!这样的项目,不仅不能吸引游客,反而会破坏北疆的旅游形象!”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零点看书阅读网址:m.lingdianksw8.cc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